乡土植物黄花苜蓿繁育 破解生态修复密码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实习记者 张涛 拉再尔·赛力克)阿勒泰素有“金山银水”之称,草原辽阔,水源充沛。近年来,地区大力发展乡土植物草种制种工作,提升优质乡土草种供给能力,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修复,进一步提升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能力和科技支撑水平。
7月18日,记者来到阿勒泰花海草业有限公司位于喀拉希力克乡的黄花苜蓿栽培驯化育种基地,只见基地里黄花苜蓿郁郁葱葱,结了满满的荚果。地区科技局、草原站以及阿勒泰市科技局、阿勒泰花海草业有限公司与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等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正围绕土壤理化性质、气候环境特征、黄花苜蓿的田间管理等进行热烈讨论。
2006年,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副教授王玉祥对全疆黄花苜蓿资源进行收集与评价,他发现阿勒泰地区野生黄花苜蓿资源丰富,且分布范围广、适应性强。同时,作为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优良牧草,其根系发达、叶量丰富,春季返青早,夏秋季生长旺盛,抗旱、抗寒性强,耐贫瘠、耐涝;分枝多,产量高,适合在阿勒泰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2018年,王玉祥与阿勒泰花海草业有限公司合作,在喀拉希力克乡建立阿勒泰黄花苜蓿良种繁育基地,共同开展阿勒泰黄花苜蓿栽培驯化和良种繁育研究。
“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们从阿勒泰野生黄花苜蓿居群中选育了直立型的、匍匐型的、耐刈割型和耐盐碱能力强的黄花苜蓿品种资源,目前正在对其开展性能测试和种子扩繁。下一步,我们将从生产性能、生态适应性、抗逆性等方面对其做进一步综合评价,为下一阶段新品种审定、示范推广做准备。”王玉祥表示。
“黄花苜蓿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如果在阿勒泰地区大面积繁育,可实现双赢。”地区草原站站长托勒肯·贾合甫说。
今年,阿勒泰花海草业有限公司种植黄花苜蓿120亩,年产种子1.2吨。下一步,该公司将继续抓好草种繁育基地田间管理,定期监测草种出苗、生长情况,探索建立管理技术流程,保障草原生态修复工作顺利推进、良性发展。
“通过这几年的运营,公司积累了一定的野生黄花苜蓿育种经验。下一步,我们将在各方支持下,把具有地方特色的野生黄花苜蓿打造成规范化产业。”阿勒泰花海草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石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