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数学重点知识归纳整理和复习1、 数与代数数的意义及分类1整数的含义:像-3,-2,-1,0,1,2,3,这样的数统称整数。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小的整数,也没有最大的整数。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2自然数的含义:在数物体个数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1)一个自然数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表示事物的多少,称为基数;二是表示事物的次序,称为序数。如“3个学生”中的“3”是基数,“第3个学生”中的“3”就是序数。(2)0的含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表示正、负数的分界;表示起点(如
2、零刻度);计数时0起占位作用。(3)自然数的基本单位:任何非“0”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的,所以“1”是自然数最基本的单位。3正数和负数的含义:像1,+2,3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像-3,-2,-1,这样的数叫做负数。自然数是等于或大于0的整数,也可以说是不小于0的整数,即“非负整数”。4分数的含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1)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就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它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注意:带分数只有化成假分数后,它的分子才能是这个带分数中含有分数
3、单位的个数。)(2)分数的分类: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带分数:由整数部分和真分数组成。如“412”5百分数的含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用“%”表示。百分数的分数单位是1%。分数和百分数的关系: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的比;而百分数只表示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比,不能用来表示具体数。因此,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但分数可以有单位,而百分数绝不能有单位。6小数的含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1
4、份或几份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或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小数的单位是0.1,0.01,0.001,它是十进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纯小数带小数按小数的整数部分是否为0分按小数部分的位数是否是有限的分有限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无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纯循环小数混循环小数小数分类: 小数 (1)纯小数和带小数: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叫做纯小数,纯小数小于1;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叫做带小数,带小数大小1。(2)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小数部分位数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位数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如:4.28是有限小数,是无限小数。(3)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
5、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循环小数都有是无限小数。(4)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中,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5)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计数单位和数位1计数单位: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2数位: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数位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3十进制计数法:“十进制计数法”是世界各国最常用的一种计数方法。它的特点是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就是10个较低的计数单位可以进成一
6、个较高的计数单位(即通常所说的“逢十进一”)。这种以“十”为基础进位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4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整 数 部 分小数点小 数 部 分亿 级万 级个 级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一个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数的读法和写法。1整数的读、写法。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不管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读数前通常先把这个数从个位向左四位分级,再按各数级来读。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
7、上写0。2小数的读、写法。读法:读小数的时候,从左往右,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高位到低位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即使是连续的0,也要依次读出来。写法:写小数时,也是从左往右,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从高位到低位顺次写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3分数的读、写法。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数中分母的数,再读“分之”,最后读分子的数。读带分数时,要先读整数部分,再读分数部分,中间加一个“又”字。写法:写分数时,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写带分数时,要先写整数部分,再写分数部
8、分,整数部分要对准分数线,距离要紧凑。在列式计算中,分数线要对准“=”号中两横线的中间。4百分数的读、写法。读法:与分数的读法相同,先读分母,再读分子。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写百分数时,要先写分子,再写百分号。数的改写。1把多位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1)直接改写:把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先把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或8位(若小数部分的末尾是0要划掉),再在数后面加写“万”或“亿”字,中间要用“=”号连接。(2)省略尾数改写成近似数:先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再在这个数的后面加写“万”或“亿”字
9、,得出的是近似数,中间要用“”号连接。2求小数的近似数。根据要求,要把小数保留到哪一位,就把这一位后面的尾数按照“四舍五入”法省略。中间用“”号。3假分数与带分数或整数之间的互化。(1)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假分数的分母去除分子,如果分子是分母的倍数,所得的商就是整数;如果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所得的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就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原分母不变。(2)整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把整数(0除外)化成假分数,用指定的分母(0除外)作分母,用分母和整数(0除外)的乘积作分子。(3)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用分母和整数的乘
10、积再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小数分数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约分用分母去除分子小数点和右移动两位,添上%。去掉%,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写成分数形式并约分先写成小数再写成百分数4分数、小数与百分数之间的互化。(1)(2)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 eq oac(,1)要看这个分数是否是最简分数。 eq oac(,2)如果是最简分数,就要看其分母中含有哪些质因数。如果分母中不含有2和5以外的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含有2和5以外的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数的大小比较。1整数的大小比较。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要看它们的位数。如果位
11、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2小数的大小比较。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以此类推。3分数的大小比较。(1)真、假分数或整数部分相同的带分数:分母相同,分子大则分数大;分子相同,则分母小的分数大;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通分后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比较大小。(2)整数部分不同的带分数:整数部分大的则分数大。数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小数的基本性质。1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
12、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2小数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关系:小数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致的。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该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该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1100、11000应用小数位置移动的变化规律,如果要把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就要把它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如果要把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110、1100、1100就要把它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因数 倍数 质数 合数因数和倍数。已知a、b、c均为正整数,且ab=c,那么c就是a
13、和b的倍数,a和b就是c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既是它本身的因数,也是它本身的倍数。2、3、5的倍数的特征。1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 23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3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者5。 4既是2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5既是2、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奇数和偶数。奇数:在自然数中,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偶数:在自然数中,是2的
14、倍数的数叫做偶数。自然数中,不是奇数就是偶数。最小的奇数是1,没有最大的奇数;最小的偶数是0,没有最大的偶数。质数和合数。1质数的含义: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最小的质数是2,2是唯一的偶质数,没有最大的质数。2合数的含义: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做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没有最大的合数。3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4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1)检查因数的个数:即先找出这个数的所有因数,再数因数的个数,只有两个因数的数是质数,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因数的数是合数。(2)查质数表:2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
15、、19。(3)找第3个因数:这个因数既不是1,也不是这个数本身。没有第三个因数的数便是质数,否则就是合数。分解质因数。1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质因数。2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3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通常运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时,先用这个合数的质因数(通常从最小的开始)去除,得出的商如果是质数,就把除数和商写成相乘的形式;得出的商如果是合数,就照上面的方法继续除下去,直到得出的商是质数为止,然后把各个除数和最后的商写成连乘的形式。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1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
16、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2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3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4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一般采用短除法,即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两个商连乘起来。(在除的过程,有时也可以用两个数的公因数去除。)5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一般也采用短除法,即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两个商连乘起来。6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特殊方法:
17、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最小公倍数就是这两个数的乘积。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四则运算的意义。1加法的含义:把两个(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2减法的含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3乘法的含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1)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2)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
18、少;一个数乘带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带小数倍是多少。(3)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乘假分数或带分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假分数(或带分数)倍是多少。(4)小数乘法与分数乘法的意义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理解。4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1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上退1,
19、在本位上加十再减。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加法,把小数点对齐,从末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要向前一位进1。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减法,把小数点对齐,从末位减起。如果被减数的小数末尾位数不够,可以添“0”再减。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上退1,在本位上加十再减。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计算的相同点:都是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减。2乘法的计算方法: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末位算起,先用第二个因
20、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用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最后再把每次所乘得的积相加。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乘。)3除法的计算方法: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的时候,除数是几位数,就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前几位不够除,再多看一位。(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3)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小数
21、除法的计算方法:(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要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的后面添0再继续除。(2)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四则运算的验算。1加法的验算方法:(1)用加法验算:即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相加。(2)用减法验算:和一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2减法的验算方法:(1
22、)用加法验算:即差+减数=被减数。(2)用减法验算:即被减数一差=减数。3乘法的验算方法:(1)用乘法验算:调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2)用除法验算: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4除法的验算方法:(1)用乘法验算:商除数=被除数 或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2)用除法验算:被除数商=除数 或 (被除数一余数)商=除数0与1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a+0=a a-0=a a-a=0 a0=0 a1=a a1=a 0a=0 1a= 1a aa=1四则运算的估算方法。根据算式中各数的特点,估算时一般是将其中的大数看作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使原式通过口算便可求出得数。由于得数是近似值所以计算时要用“”连接
23、。简单应用题的类型。1简单应用题:是指用一步计算解答的应用题。2简单的加法应用题:(1)根据加法意义,求两个数的和。 (2)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3简单的减法应用题:(1)根据减法意义,求剩余。(2)求两数的相差数。(3)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4简单的乘法应用题:(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求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是多少。5简单的除法应用题:(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2)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3)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4)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5)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四
24、则混合运算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3乘法交换律:ab=ba 4乘法结合律:abc=a(bc) 5乘法分配律:(a+b) c=ac+bc运算性质:1减法的运算性质:a-(b+c)=a-b-c a-(b-c)=a-b+c2除法的运算性质(除数不为0):a(bc)=abc a(bc)=abc(a+b) c=ac+bc (a-b) c=ac-bc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1四则运算分为两级: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2(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再做第
25、一级运算。(即:先乘除后加减)(2)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复合应用题。1复合应用题:是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计算来解答的应用题。分析此类问题,一般采用分析法或综合法。2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或所求问题。(2)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3)列式计算。(4)检验并写出答语。复合应用题的类型及解法。1“归一问题”:此类应用题中暗含着单一量不变,文字叙述中多带有类似“照这样计算”的字样,其解题的关键是从已知的一种对应量中求出单一量(即归一),再以它为标准,根据题目要求算出所求量。2“归总问题”
26、:此类题中暗含的总量不变,即乘积不变。其解题是先求出总数(即归总),根据总数算出所求量。3行程问题:根据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计算相向、背向或相向运动的问题。其基本的数量关系式为: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eq oac(,1)相遇问题,即同时相向而行并相遇(或同时背向而行):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 eq oac(,2)追及问题,即同时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速度快的在后:速度差追及时间=路程差。4工程问题: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用单位时间内做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其中两种量求出第三种量。数量关系式为: 工
27、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单位“1”)工作总量(单位“1”)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单位“1”)工作时间=工作效率5分数应用是:关键是找准标量,即单位“1”。若单位“1”已知,用乘法计算;若单位“1”未知,用除法计算。(1)求甲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的解题规律:甲乙的差乙。(2)已知甲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求甲的解题规律:乙(1几分之几)(3)已知甲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求乙的解题规律:甲(1几分之几)(4)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5%) (5)应纳税额=总收入税率式与方程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1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
28、式子可以表示数(包括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2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就读字母的名称,字母与字母、字母与数字之间的乘号可以记作“”或省略不写。但要注意,在省略乘号的时候,应当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3用字母表示除法、分数和比时,表示除数、分母及比的后项的字母不能为0。4用字母表示运算结果时必须是最简明的式子。等式和简易方程。1等式的含义: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方程的含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3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是等式却不全是方程。4方程的解的含义: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5解方程的含义:求方程
29、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这就是等式的性质(1)。2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都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这就是等式的性质(2)。3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2),可以解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也可以间接设某个量为x,再通过这个量去求未知数)。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3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4检验并写出答语。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找等量关系可以通过以下的途径:1充分利用表示等量关系的关键词语。2利用常见的四则运算的
30、意义及数量关系。3利用常见的数量关系式。4利用计算公式。常见的量常见的计量单位及其进率。1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及其同类量之间的进率。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平方千米=100公倾1公倾=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1升=1000毫升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2质量单位和它们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3时间单位和它们之间的进率。(1)时间单位:有世纪、年、月、日、时、分、秒,还有季度
31、、旬、星期等。(2)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一年有12个月(平年全年按大小月分大月1、3、5、7、8、10、12月(每月31天)每月分三旬:上旬(110日)中旬(1120日)下旬(21月底)小月4、6、9、11月(每月30天)即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365天,闰年全年366天)按四个季度分第一季度1月、2月、3月第二季度4月、5月、6月第三季度7月、8月、9月第四季度10月、11月、12月(3)日、时、分、秒等其他时间单位。1世纪=100年 1日=24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星期=7天(4)平年、闰年的计算方法。根据公历年份判断,整百、整千的年份是400的倍
32、数,其他年份是4的倍数的年份都是闰年,反之则是平年。4人民币的单位及其进率。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1元=10角 1角=10分名数之间的互化。1名数的意义:计算的结果,要用数来表示,并且还要带上单位名称,通常把它们合起来叫做名数。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叫做单名数,如:1米、30天等;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叫做复名数,如:3吨50千克、1米5厘米等。2名数的改写: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用进率去乘,反之用进率去除。如果进率是10、100、1000、时,也可以把小数点向右(或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来完成。比和比例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比比例意义表示两个数相除表示两个比相等
33、的式子各部分名称9 : 6 = 1.5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内项9 : 6 = 3 : 2外项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化简比的根据。解比例的根据。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名称联系比前项:(比号)分母比值分数分子一(分数线)分母分数值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求比值和化简比。意义方法结果求比值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用前项除以后项一个数(是整数、分数或小数)化简比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也可以用求比值的方法,用前项除以后项,得出一个分数值。一个比(或是带有比号,或是分数形式的比)
34、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方法。1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正比例关系。关系式:yx=k(一定)2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关系式:xy=k(一定)3判断正、反比例的方法。一找二看三判断:即(1)找变化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2)看定量,分析这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商一定,还是积一定。(3)判断:如果商一定,
35、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商或积都不是定量,就不成比例。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1按比例分配问题。(1)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成几部分,求每部分数量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按比例分配应用题。(2)解题方法:一般方法:把比转化为分数,用分数方法解答:即先求总份数,然后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方法,分别求出各部分的量是多少。归一法:把比看作分得的分数,先求出总份数然后用总量总份数=平均每份的量(归一),再用1份的量各部分量所对应的份数求出各部分的量。用比例知识解答:首先设未知量为x,然后根据题中“已知比等于相对应的量的比”作为
36、等量关系式列出含有x的比例式,再解比例求出x。2用正、反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1)解题关键:正确判断正、反比例是解答比例应用题的关键。(2)解题步骤: eq oac(,1)分析数量关系,判断成什么比例。 eq oac(,2)找等量关系。如果是成正比例,则按“等比”找等量关系式;如果是成反比例,则按:等积“找等量关系式。 eq oac(,3)列比例式。设未知数为x,并代入等量关系式,得正或反比例式。 eq oac(,4)解比例。 eq oac(,5)验算并写答语。空间与图形直线、射线、线段。名称意义特点线段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它可以试度量长度。射线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
37、得到一条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它是无限长的,不能度量长度。直线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可以得到一条直线。没有端点,它是无限长的,不能度量长度。垂直与平行。1垂直和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2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是平行,就相交(垂直是相交的特例)。3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的一点向该直线引垂线,从这点到垂足的线段的长,叫做这个点到直线的距离。角的认识。1角的意义: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
38、的大小有关。2角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大于00小于900900大于900小于180018003600三角形。1三角形的意义 :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每两条边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每两条边所形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一个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和三个内角。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3三角形的分类。(1)按角来分。名称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图形特征三个角都是锐角有一个角是直角有一个角是钝角(2)按边来分。名称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图形特征
39、三条边都不相等有两条边相等三条边都相等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4三角形的特殊性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5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四边形。1四边形的意义:由四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2四边形的分类。 四 边 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 梯 形(1)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2)长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3)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4)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eq oac(,1)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eq oac(,2)直角梯形:有两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直角梯。圆。1圆的意
40、义:圆是一种封闭的曲线图形,图形上的任意一点到某一定点的距离都相等。2圆的各部分名称。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圆心用字母0表示;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用字母d表示。3.圆的特征。(1)在同圆或等圆中,d=2r或r=d2。(2)圆是轴对称图形,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平面图形的周长。1周长的意义: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2平面图形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名称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圆图形周长公式文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平
41、行四边形的周长=4条边长总和梯形的周长=上、下底加上两腰长的和三角形的周长=三条边长的和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或=圆率半径2)字母公式C长=2(a+b)C正=4aC=d或C=2r3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圆周率用“”来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3.14159263,在计算时,一般只取它的两位小数,即3.14。平面图形的面积。1面积的意义: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2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名称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圆图形面积公式文字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三角形的面
42、积=底高2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的平方字母公式S=abS=a2S=ahS=(a+b)h2S=ah2S=r2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用数方格的方法推导出来。把正方形看作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通过割补平移转化成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长方形的面积。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通过旋转、平移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梯形上底和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梯形的面积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旋转、平移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拼成的与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把一个圆分成若等干
43、份后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如果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面积,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异同点。1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异同点。名称图形相同点不同点面棱顶点面的特点面的大小棱长从不同方向上看到的形状长方体6个12条8个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棱的长度相等。长方体的棱长总和C=4(a+b+h)从上、下、前、后、左、右看,一般都会看到长方形,特殊情况可能看到正方形。正方体6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的棱长总和C
44、=12a从上、下、前、后、左、右看,都会看到一个正方形。2.长、宽、高的意义: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一个长方体有4条长、4条宽和4条高。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体。圆柱、圆锥和球的特征。名称图形特征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圆柱1圆柱有3个面,上、下两个底面是相等的圆,侧面是曲面。2圆柱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它有无数条高。3圆柱侧面展开后是长方形(或正方形)。4以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形成直圆柱。1从上或下看,会看到一个圆。2从侧面看,会看到一个长方形。圆锥1圆锥有2个面,它的底面是圆,侧面是曲面。2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圆锥只
45、有一条高。3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形成直圆锥。1从上面看,会看到。2从下面看,会看到一个圆。3从侧面看,会看到一个三角形。球1球面是一个曲面。2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会看到一个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1表面积:一个立体图形所有的面的面积总和,叫做它的表面积。2体积:一个立体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它的体积。3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名称图形字母的意义侧面积表面积体积长方体a一长b一宽h一高S=2(a+b)hS=(ab+ah+bh)2V=abhV=sh正方体a一棱长s=4a2S=6a2V=a2圆柱s一底面积r一底面半径h一高c一底面周长
46、S=ch=2rhS=ch+2r2V=sh=r2h圆锥s一底面积r一底面半径h一高_V=sh3=r2h图形与位置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1根据行、列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时,一般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要用括号把列数与行数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个逗号,把两个数隔开。2根据物体的方向和距离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辩认方向。在地图或平面图中,通常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而又学习班东北、西北、东南、西南4个方向词。如右图所示。东北方向是东偏北450(或北偏东450),西北方向是西 偏北450(或北
47、偏西450),东南方向是东偏南450(或南偏东450),西南方向是西偏南450(或南偏西450)。使用线路图。1看懂并描述线路图。(1)根据方向标示弄清线路图的方向;(2)根据比例尺和测得的图上距离求出相应的实际距离;(3)弄清图中从哪儿按什么方向走,走多远来到哪儿。2画线路图。(1)确定方向;(2)根据实际距离及图纸的大小确定比例尺;(3)求出图上距离;(4)以某一地点为起点,根据方向和图上距离确定下一地点位置,再以下一地点为起点继续画。比例尺。1比例尺的意义。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2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统计表和统计
48、图。1统计表。(1)单式统计表:只有一组统计项目的统计表,叫做单式统计表。(2)复式统计表: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叫做复式统计表。(3)制作统计表的步骤: eq oac(,1)搜集整理数据; eq oac(,2)确定表的格式和栏目数量,根据纸张大小制成表格; eq oac(,3)填写栏目和各项目名称,并填写数据; eq oac(,4)计算总计和合计并填入表中,一般总计放在横栏最左格,合计放在竖栏最上格。 eq oac(,5)写好表格名称并注明制表时间。2统计图。(1)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特点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用整
49、个圆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用折线起伏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作用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数量的多少,便于相互比较。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也能看出数量的多少。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总数的百分比,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2)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步骤。 eq oac(,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eq oac(,2)在水平射线(即横轴)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eq oac(,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即纵轴)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 eq oac(,4)按照数据的大
50、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据。 eq oac(,5)写上统计图名称并标明制图时间。(3)会根据统计图、表进行数据分析,提出问题,作出简单的判断、预测和决策。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是三个常见的统计量。1平均数:求平均数的实质主是将几个数量,在总量(和)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变为相等。求平均数的基本数量关系式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确定总数量及它相对应的总份数。2中位数:把调查得到的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其中处于正中间的那一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是偶数个时则取正中间的两个,计算了这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作为该组数据的中位数。3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就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如果一组数据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有多个,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就有多个。可能性。1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会用一定、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2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公平的、符合指定要求的游戏或方案。3会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4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辆合伙购买合同书
- 进口材料采购协议书模板
- 涉外商务合同指南
- 烟酒批发购销协议
- 草坪代理合同
- 房屋买卖合同版合同示范文本
- 碎石桩分包工程合同范例
- 医疗器械安装合同补充协议
- 网站制作合同版示例
- 酒品购销合同
- 2021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四课文翻译
-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 (完整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 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
- 低年级语文答辩67题汇总
-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PPT课件(区优质课)
- SAP HANA 定制化平台(TDI)方案
-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教学设计及活动单(市级公开课)
- 非饱和土力学培训06本构理论
-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
- 破窗效应(课堂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